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rucdcxs.com

第74章(1 / 2)

这一刻,刘瑞是真的慌了。

他知道古人不好忽悠,但没料到古人,尤其是搞权谋的古人这么难忽悠。

刘启那厮儿是心脏上长了个人吗?怎么啥事都要疑心一下?

“吩咐下去,让我们的人暂时别动。”或许是经历的刺激多了,所以人的接受力有了显著提高: “听说廷尉从王田两家抄出的田地就有上万顷,足以让关中的彻侯们觉得自己是个穷鬼。”

刘瑞突然话音一转,聊起已经小范围传开的秘密:“大王良人的母亲是臧荼之后,异母弟弟出身长陵田氏,是战国时的齐王室之后。”刘瑞想起《甄嬛传》里华妃名言,突然理解王娡没落后为何还敢窥探大位:“罢了,个人有个人的需求,倘若没有真金白银的好处又如何能让普通人实实在在地为你做事。”

不过理解归理解,刘瑞清理起王娡的残党可没想过手下留情。只是比起传统的那套,他还不至于赶尽杀绝,多半是将涉及不深又没有案底的赶出宫,涉及过多的贬入永巷,提醒他们要想活命的话就学会闭嘴,不要说些不该说的话。

李三在窦婴回来前悄悄退下。

关中的氛围在暴风雨来临前祥和的不可思议,仿佛忘了不久前的高庙事变。

因为从宫里传出的木牌与麻将改变了关中人民的生活。这种规则简单又不失趣味性的游戏一经推广便迅速获得所有人的喜爱,甚至在九市的博戏坊(赌坊)里出现了牌类分区,吸引了不少纨绔子弟,游侠黔首光顾于此,一时间竟大大减少了门下五史的工作量,让关中的治安上升不少。

然而这种平静的氛围也只持续到燕国的三位乡主带着袁盎卫绾的奏折抵达关中。

“骇人听闻,实在是骇人听闻。”

因为古代的技术力有限,即便是走官道去关中,燕国的三位乡主和宁侯夫人也花了两三个月的事件,正好卡在秋收进宫。

彼时的刘启忙着下地表演亲农形象,然后召见少府与内史询问关内的收成,以及内帑的进账,所以在宦官令上报燕国的肥如县令觐见时,刘启还想让他等等。可是听说随之觐见的还有三位乡主和宁侯夫人时,刘启就是再没脑子也能意识到燕国出事了。

然而当他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看完郢人交上的奏疏后,整个人都震惊得不知该说些什么。

考虑到状告燕太子的人是宗室女性,而且还与燕太子关系亲密,所以是在太皇太后的长信宫里召见她们,并且请了太史令,廷尉,还有以红侯刘富为首的关中宗室。

就连因伤病辞去一切职务的前任宗正平陆侯刘礼都拄着拐杖出席听证,忍不住在苦主还未结束发言时就喃喃自语道:“真是畜生,畜生……”

说罢,平陆侯刘礼还看向刘启,焦急又固执地下拜道:“陛下,此事涉及天家颜面,还望陛下……”

平陆侯的话还未说完,上座的窦太后便打断道:“老侯爷的话孤也明白,可是这事不仅关乎天家颜面,更是关乎人伦纲常。”

窦太后显得非常强硬,甚至不惜落了平陆侯的颜面:“ 此时压下是保天家颜面,可是对于三位乡主和宁侯夫人而言,这公平吗?平陆侯与孤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若是今日负了苦主,为了保住天家声誉而压纲常,来日又该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先帝,高祖?以及诸多圣贤?”

“孤同意太后的话。”薄姬也随之表态道:“这事既能传入关中,而且是由肥如县令带着三位乡主和宁侯夫人过来控告,想必是在燕国的核心圈子里小范围地传开了。若是为了保住声誉而压下此事,孤怕赵国那边有好事者借题发挥,污蔑关中与燕国沆瀣一气,然后把燕太子的屎盆子扣到皇帝头上。”

比起窦太后张口闭口的伦理纲常,薄姬的话可要一针见血的多,也更能戳破在场者的核心利益:“彼时的关中就算有心解释也无力回天。”

说罢,薄姬还看向平陆侯,眼神里流露出“别以为遭殃的只有皇帝,你们这些定居关中的宗室也逃不了”的意思。看得平陆侯哑口无言,只能低头退下。

“至于三位乡主和宁侯夫人……”薄姬看着底下抽泣的几人,眼里流露出怜悯:“虽是情有可原,但是以女告父,以娣告伯实属大逆,恐怕尔等在燕国也无处容身。”

“既然如此,不如在关中找个僻静的宅子让三位乡主安稳生活?”窦太后少时曾与家人在战乱中走散,之后寄居亲戚家里也是备受委屈,所以明白很多时候不是你不想反抗,而是来不及反抗:“至于宁侯夫人……若是宁侯不介意的话便继续生活,若是宁侯介意的话便和离搬到关中与三位乡主一起生活,也算是替孤和太皇太后尽尽女性长辈的责任……”

“太后,不可啊!”窦太后的话一说完,底下的某位年长宗室便焦急说道:“《周易》有言,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宁侯夫人既已嫁入天家,即便是有天大的委屈也不可像无知黔首般和离单过。”

老人向上拜了拜,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若是让天下的有志之士听了,一定会对陛下的决定产生异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